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痛风镇痛新靶点研究获进展
摘要:5月28日,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会刊PAIN 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关于痛风镇痛新靶点的研究结果,该项研究表明分布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KCNQ钾通道是痛风镇痛的新靶点,KCNQ钾通道激动剂可作为痛风等疼痛的治疗药物或联合治疗时的辅助药物。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科技频道
5月28日,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会刊PAIN 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关于痛风镇痛新靶点的研究结果,该项研究表明分布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KCNQ钾通道是痛风镇痛的新靶点,KCNQ钾通道激动剂可作为痛风等疼痛的治疗药物或联合治疗时的辅助药物。
痛风发病率1-2%,剧烈疼痛是痛风症的主要症状,现有的镇痛药物对很多痛风症患者无效且副作用较大。KCNQ钾通道共有5个亚型,其中KCNQ2-5主要表达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在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激动KCNQ通道可用于治疗疼痛和癫痫等神经兴奋性异常疾病。选择性增强外周神经系统KCNQ通道功能,能够避免因调节中枢KCNQ通道而可能产生的如镇静等中枢副作用,被认为是治疗痛风、神经性疼痛等严重疾病的发展方向,但该理论一直未获证实,也缺少仅作用于外周KCNQ通道的激动剂药物。该项研究证明临床上使用的降尿酸药物苯溴马隆是一种较少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KCNQ激动剂,其可有效缓解痛风等多种疼痛。苯溴马隆临床上一般用于慢性期降尿酸,这项研究成果对该药的临床使用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重要的是,该项研究表明外周神经系统中分布的KCNQ通道可作为包括痛风在内的多种疼痛的有效靶点,为发展新型镇痛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
该项工作是在研究员高召兵的指导下由研究生郑月明等完成的,该项研究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中科院对外合作项目等基金的资助。 (据:中国科学院)
【所属栏目:技术前沿】 【查看次数:3253次】 【发布时间:2015年6月18日】